注册
手机扫码注册
x
当前位置: 首页 > 慈善文苑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国贡献的成功样本,能被全球复制

发布日期:2024-07-11

        “8年来,累计超过510亿人次参与互联网慈善,募集善款350亿元。” 5月20日,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连续第8年举办,这组数据集中体现了中国百姓的善心善举,而它的背后也同样印证着,互联网技术赋能下的中国公益事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2023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在武汉举办。
          技术创新让“中国样本”广受海外认可
据了解,与企业、富豪捐赠为主的美国慈善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互联网公益更多以个人小额捐款为主。不断丰富的配捐、行为捐等效率创新玩法,也赋予了有心公益的普通人更强大的影响力,让公益不再属于“有钱有闲人”的事情。
中国互联网公益实现全民参与的背后,是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公司将社交平台、支付平台与公益平台进行深度结合的成果,而这是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软件目前并未打通的功能。中国互联网公益线上与线下的高效融通不仅将慈善行为搬到了线上,更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具有完整高效、人人参与、科学持续、全民普惠的公益新范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皇家讲席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表示,中国互联网公益平台的透明度与技术成熟度,足以支撑捐赠者自由选择受赠的公益项目。他认为,中国进入了通过微信、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的时代,受认证的慈善机构只需在平台开通一个小额捐款的功能,就可以成功地接受捐助了,捐赠者能了解捐款的去向和用途对此进行监督,这也是中国许多慈善机构成功的原因。“中国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公益样本,该‘中国样本’也能被复制到全球其它地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线上发表演讲。
          峰会上,200多个技术公益项目亮相云展馆:商汤科技以AI智能看护系统陪伴渐冻症患者,能够及时捕捉到被看护人的痛苦表情并报警,在3秒内通知陪护人员及时抵达;阿里巴巴达摩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了让未经专业医学训练的志愿者也可快速上手使用的失语AI筛查工具,促进社区老人线下免费认知筛查服务普及。“技术公益是场马拉松,”腾讯技术公益发起人陈妍表示,在更多社会专业力量的共建和协作下,数字技术会在融合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时诞生新的机会与模式。
          峰会上,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新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公益参与门槛最低、公益交互方式最丰富、公益杠杆作用最显著的全民公益发展新路径。中国互联网公益具有显著的涟漪效应,捐赠用户高速增长,中国人已成全球最大互联网公益捐赠群体之一。
          峰会上设有“银叶树种子认领”互动,种子发芽后,可寄回深圳参与红树林继续保育。
          《报告》还提到,随着社交、移动支付等方式应用不断降低公益门槛,人人皆可公益激发全民公益热情,基于亲友圈、同学圈、同事圈、老乡圈的熟人朋友圈、以及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饭圈”“户外圈”等社交圈,通过晒“慈善账单”、发起“一起捐”等方式带动他人参与,“慈善朋友圈”涟漪效应不断拓展、触达更多主体。相较于欧美民众主要依托线下或者信用卡等捐赠方式,中国人依托移动支付成为全球互联网公益最大公益捐赠群体之一。
价值观连接让公益可持续
          对于公益发起平台而言,吸引用户参与“一次性”公益并不难,更可贵的是如何与用户产生价值观与情感的连接,培育细水长流的善意,让公益行为变成可持续的生活日常。
全球慈善行动、小型非营利组织“慈善星期二”的首席执行官Asha Curran在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表示,“善意”是人类最共通、最坚实的普世价值。我们相信更光明的未来取决于人们为自己的社区、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的能力,我从腾讯公益及其每年的“99公益日”活动影响力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特质。当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无论规模大小,人们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正是人类最大的善举。
          中国互联网公益参与门槛低,公益交互方式丰富,观众在浏览520公益接龙互动。
为了鼓励网友成为长期公益的实践者,“99公益日”于2015年应时而生。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数亿爱心网友加入“99公益日”,社会公众捐款接近100亿元。用户捐款、捐步、答题、捐会议时间都可以领取小红花,已经有超过2亿用户因为做好事,获得了小红花;做好事得小红花,用小红花还能继续做好事,用户的参与门槛进一步降低,积极性得到调动,用户与平台之间的情感连接也更加坚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曾表示,“99公益日”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工程,调动了公益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同时项目很有创新性和社会性,是一个丰富的社会互动过程。
          顶层设计支持互联网公益高速发展
          互联网公益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变化与支持。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载体,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立法层面,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慈善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互联网公益将在法治轨道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公益事业步入大发展时代。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认为,慈善法修订案从立法层面对互联网公益的透明全流程建设提出了要求。同时,行业自身也始终在不断加强自我管理,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正在形成,透明公益和理性公益已经成为公益组织和捐赠人的基础共识。
          据了解,互联网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应用和透明机制建设等方式,持续改善公众信任度。例如,美团在“乡村儿童操场”计划中自主研发“善款追踪系统”,商家可以随时在美团后台查看公益档案,并精准定位到自己捐赠的拼接地板最终铺设在哪个幼儿园的第几行第几列。腾讯公益推动上百家公益机构召开公益“股东人”大会,借鉴财报披露的形式向捐助人汇报每一分善款的使用和走向。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公益事业正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为帮贫扶弱工作以及乡村振兴项目贡献力量。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互联网企业快速响应,诸如腾讯为村、网易公益教育项目、字节跳动扶贫达人培训计划等项目都是互联网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互联网+公益”的发展模式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互联网公益的“中国样本”也将为全球公益慈善事业注入更多活力与经验。正如作家莫言在峰会上所说,“我在公益上做的一点点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想诸多的微不足道,可能就会融汇出一条宽阔大道。”

(来源:《环球时报 》)